品牌 | 其他品牌 | 产地类别 | 进口 |
---|---|---|---|
应用领域 | 环保,食品,化工,印刷包装,制药 |
日本新宇宙氧气浓度计仪器
日本新宇宙氧气浓度计仪器
产品特点:
用2节5号电池可连续使用8000小时
搭载可调的空气旋钮
设定了简单易懂的报警音
LED显示画面直观可见
规格:
型 号 | XO-326IIsA | XO-326IIsB | XO-326IIsC |
检测对象气体 | 氧气 | ||
检测原理 | 隔膜Galvanic电池式(扩散型) | ||
检测范围 | O2:0~25.0VOL% | ||
服务量程 | 25.1~40.0VOL% | ||
指示表示 | LCD数字3位方式显示 | ||
指示精度 | ±0.5VOL%以内 | ||
应答时间 | 90%应答 20秒以内 | ||
报警设定值 | 1段目:19.5VOL% 2段目:18.0VOL% | ||
使用温度范围 | 0°C~+40°C | ||
电 源 | 5号干电池2只 | ||
连续使用时间 | 大约8000小时 | ||
延长电缆 | 5m主机卷线 | 1m卷曲卷线 | 10m卷曲卷线 |
防爆结构 | 本质安全防爆结构ExiaIIBT3 | ||
尺 寸 | W66×H170×D29(mm) | W66×H120×D29(mm) | W66×H200×D29(mm) |
重 量 | 约340g | 约265g | 约410
|
3.1.3吸附法
吸附法去除有机物是利用比表面积大,具有多孔结构的活性炭、碳纤维、沸石等吸附剂,将有机物分子截留,当废气通过吸附床时,有机物就被吸附在孔内,使气体得到净化。吸附法主要适用于风量大、湿度低、温度低、浓度小于5000ppm的VOC气体的回收处理。
VOC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很多,吸附剂本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VOC的分子结构、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及共存污染物等都会影响吸附法的工艺性能。
3.1.4吸收法
吸收法有物理和化学吸收两种途径。物理吸收法是利用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根据相似相溶和溶解度原理,吸收剂一般选用与挥发性有机物性质相近的非极性或弱极性液体,沸点高、挥发性低且化学性质稳定,能够长期使用。
常用的吸收剂有以柴油和洗油为主的矿物油、水型复合溶剂(例如水-洗油、水-表面活性剂-助剂)及高沸点有机溶剂。除易溶于水的有机挥发性气体以水或液相有机物为溶剂进行物理吸收外,其他情况以酸液、碱液为溶剂进行化学吸收。
3.2 氧化处理技术
氧化处理VOC技术包括直接燃烧、热力燃烧和催化燃烧等热氧化技术以及生物过滤、生物滴滤和生物洗涤等生物降解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3.2.1直接燃烧技术
直接燃烧也称直接火焰燃烧,是将废气中VOC组分当作燃料的处理方式,因此该法只适用于VOC浓度或热值较高的废气,其燃烧温度通常维持在1100℃左右。该方法主要处理浓度较高,不回收利用的VOC气体,对于低浓度不适合直接燃烧的,需要浓缩后再燃烧。直接燃烧设备可采用便于使用的普通燃烧炉窑,或燃烧器。
3.2.2热力燃烧技术
当废气中可燃物浓度较低,必须借助辅助燃料(如煤气、天然气、油等)来实现燃烧,称为热力燃烧。辅助燃料使温度提高到VOC气体足以完全氧化为CO2、H20、N2等无害组分对应的温度,通常为540~820℃。因此,VOC废气更像助燃气体(含氧量足够时)或燃烧的对象(含氧不足时)。可见,热力燃烧主要用于处理VOC浓度或热值较低的废气。
3.2.3催化燃烧技术
催化燃烧法是在催化床层的作用下,加快VOC的化学反应速度,使废气中的VOC被氧化分解成CO2、H2O。与直接燃烧和热力燃烧不同,催化表面为无火焰燃烧,安全性好,燃烧温度仅200~450℃,辅助燃烧消耗少,对废气中可燃组分浓度和热值要求低,燃烧过程几乎不产生NOX。
3.2.4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VOC废气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附着在滤料介质中的微生物利用废气中的有机成分作为碳源和能源进行挂膜,将有机物分解成CO2、H2O,进而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VOC组分。
常见的VOC生物处理技术有生物洗涤法、生物过滤法和生物滴滤法。生物处理法在处理大风量、低浓度VOC方面具有处理成分多样,无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低等优势,但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
3.2.5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
等离子处理技术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介质放电产生的大量携能电子轰击污染物分子,使其电离、解离和激发,经过电子碰撞后的气体分子形成了具有高活性的粒子,高活性粒子对VOC分子进行氧化、降解反应,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化为CO2、H2O等无毒无害物质。
仅仅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VOC气体,存在矿化不够彻底、能耗较高、其降解产物成分复杂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人们开始关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紫外线光解、生物降解和吸收等作用的效应,取得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4 结论
VOC的污染控制技术包括源头控制和末端处理两类。在末端处理技术的选择上,不同处理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性,应当根据VOC废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选择不同的回收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来处理VOC废气。
如能回收VOC废气中的有机溶剂,不仅可以减轻环境污染,还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浓度较高的VOC废气,先使用吸收法、冷凝法等对气体进行预处理,再通过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方法进行后续处理,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减少二次污染。